江西少有人知的宰相故里,就藏在抚州金溪石

村落三面环山,二水护田、风景秀美绝佳的风水孕育了辈出的人才

走进村落感受文风悠悠、古韵绵绵今天给大家介绍宰相故里—靖思村

靖思村,风景优美,山环水抱,左有涂岭,三山为屏障,右有鸣山峙立,又有凤凰山佐其侧,前有潭山之秀,后有后龙山香炉峰为依靠,四面皆山,宛如城郭。涂岭湾上众小溪,汇流于前,而芦河清江之水绕于后,由东向西直折南下,与众小溪合于狮子口,外有盱江之西流水,这些河流有如护城河,还有狮、象两山把水口,形势险要,关山严谨,蔡氏家庙侧两条河的汇合处,原来河水向狮子口急流参激,水深莫测,望而生畏。

靖思村隶属于江西抚州市金溪县石门乡,处金溪最南端,村落形成于元代以前,现有公路通县城,约35公里左右。全村总人口人,设8个村民小组,山地亩,耕地亩。年6月靖思村被列入国家传统村落名录。

历史沿革

靖思建村于南宋,始祖为理学家蔡元定(号西山)的裔孙蔡雪轩。到明朝崇祯时出了宰相蔡国用。蔡国用为官清廉,不畏权贵,据说天启间还同魏忠贤作过斗争,崇祯时任宰相后培养、提拔了大量人才。现在蔡氏家庙里挂着后人彩绘的蔡国用肖像和复制的明朝廷御赐的“清忠端亮”横匾,蔡国用的读书故事也还在村民口中流传不衰。

传统建筑

蔡氏家庙

蔡氏家庙建于清康熙二十九年(即公元年),面积约平方米,由蔡国用嫡孙蔡赐赢建造。该建筑位于靖思村之西,芦河流经的东岸,旁边有一条小溪注入芦河旁的狮子口。家庙后有一座象山,与狮子口对峙,其象鼻深入芦河中,故有“象把山关、狮守水口”之说。家庙属官厅格式,三重大门直进,有上、下两厅一廊,大门外另有一走廊,原本是木栅结构,后来因办学被拆,另加一堵砖围墙和一重门。

古屋内堂

重奂地

龙西世家

村落名人

蔡国用(—):字正甫,号静原,明朝金溪县石门乡靖思村人。自幼聪颖,少年入郡学读书,发奋用功,学问日进。明万历三十八年(),31岁的蔡国用考中进士。初授中书舍人,后升山西道御史,上疏有关治国七条政见,其后改调福建道御史。时值宦官魏忠贤专权,肆无忌惮。

蔡国用任相时,明王朝已内外交困,战乱频仍,风雨飘摇,大厦将倾,措制无方。但其为官清廉谨慎,不畏权贵,朝野中声望口碑甚是不错。

现在,靖思村蔡氏家庙里张挂着后人彩绘的蔡国用肖像和复制的明朝廷御赐的“清忠端亮”横匾,其传说与发奋读书的故事,也至今仍在村民口中流传不衰,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乡民学子,使得该村数百年来文运昌盛,崇书尚读,儒风代起。

文运昌盛

村民崇尚读书的痕迹随处可见。村落中有“读易堂”等多处学馆遗址,处处可见村民们读书写字、传播文明的遗迹。在科举时代,除出过宰相蔡国用外,还出过不少进士、举人。废除科举制度后,这里出过中国自然科学院院士、旅法地理学家蔡宗夏,著名翻译家、教育家蔡文显等。最近几十年,村中硕士、博士更是层出不穷。

新农村建设

年新农村建设开展以来,村民理事会在乡村两级组织的直接领导和精心指导下,始终坚持以建设“宰相故里,美丽靖思”为目标,本着“精心规划、精致建设、精细管理、精美呈现”的要求,全力开展“八改三网”建设,同时注意结合村庄地形地貌融入“古韵、生态、秀美、实用”标准大力开展全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整治工作。投入万元用于靖思村7个村小组新农村建设,高标准打造集生态休闲为一体的森林公园,为靖思村老百姓提供了绝佳的休闲场所;投入万元建设靖思村南入口休闲广场,彻底改变了靖思村没有休闲广场历史;投入40万元打造琪园森林游步道米,投入万元提升改造污水处理,投入80万元高标准打造靖思村党员文化综合活动中心,极大地提升靖思村基层党员文化建设品味。投入万元进行太阳能路灯,中心塘建设,靖思村县道连接段升级改造及附属工程建设。大大提高了村农村貌的提升与美化,提高了农村的安居条件。

便民服务站

健身器材活动中心

扶贫项目

发展建议

1、加强村内古建筑整治修缮和日常维护工作,尽快对村内质量较差的古建筑进行抢救性修缮。

2、建议整体保护,对历史文化资源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活化利用,为传统村落保护资金的筹措广开渠道.同时,完善配套基础设施,改善村民生活质量。

内容来源:古村落家园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279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