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丰傩舞表演。江西省南丰县委宣传部供图
新华社南昌2月25日电(记者林浩)每到农历正月,在江西省南丰县,无论是县城还是乡村,各地都会进行“跳傩”。
初一“起傩”,之后傩班开始挨家上户跳傩,十六“收傩”,达到一年一度的傩舞高潮。这是江西南丰的石邮傩。
傩是中国流传数千年的一种传统文化,它由最初假面跳神、驱鬼逐疫、禳灾纳吉的仪式逐渐演变为多种形态的傩舞、傩戏,至今仍在中国许多地区流传。始于汉初的南丰傩有多年的历史,被誉为“中国古代舞蹈的活化石”。南丰傩以其历史悠久、形式多样、原生态特征突出、文化内涵丰富而闻名中外。
据中国傩戏学研究会会员、南丰县图书馆馆长李秀华介绍,“跳傩”是南丰傩舞主要品种,以表演众多节目和系列节目为主要特色,每班少则5人,多则30多人,伴奏乐手2至8人。清末以前组成的“跳傩”班有专祀傩神庙和驱疫仪式。
《建昌府志》曾记载:新春“有竹马、大傩、和合、狮子之戏……正二月间,又有八仙之舞”。南丰县仍留存着上述各类戏舞,分别俗称“跳竹马”、“跳傩”、“跳和合”、“跳狮子”。据调查,清末至今,南丰至少有个村庄组建过傩班。
为了保护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南丰县投入数千万元资金用于开展傩舞的挖掘、保护、传承和发展利用,积极组建少儿傩班。“少年傩班是历史教育,更是一种传承,让孩子们记住我们自己的文化。”石邮村傩舞非遗传承人叶根明说。
南丰傩舞表演。江西省南丰县委宣传部供图
近年来,中外专家、学者、游客更是纷至沓来观赏南丰傩舞,南丰傩班还多次远赴日本、韩国、法国等国家演出及文化交流。年,南丰琴城镇水北村的村民叶水财就跟着南丰傩舞一起走出了国门。“没想到我们传统的文化能受到这么多外国人的欢迎和喜爱。”叶水财如今谈起那段经历仍颇感骄傲。
由北京舞蹈学院和石邮傩班共同研创的《傩情》舞蹈在国家大剧院及全国各地巡演,反响热烈,而北京舞蹈学院师生以石邮傩为素材创作的舞蹈纪录片《傩·缘》在“第四届中国国际微电影展”上荣获最佳纪录片“金桂花奖”。
“这种形式的创新有利于弘扬和保护优秀的传统文化,记住乡愁,能让更多的人去挖掘其中的文化研究价值。”李秀华欣慰地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