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向发力攻克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南方新

北京那里有好的白癜风医院 https://yyk.39.net/hospital/89ac7_knowledges.html

■编者按

自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来,东莞新增中小学学位个、幼儿园学位个、停车位2.7万个、节约患者药品费用超9亿元,全力攻克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南方日报·东莞观察》推出东莞党史学习教育特别报道,聚焦东莞学党史办实事的精彩故事。

7月2日,由东莞市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指导,中共东莞市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东莞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东莞广播电视台联合打造的电视问政栏目《直通》首播。这是东莞首档电视问政栏目,是东莞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重要工作之一。

对标省的安排,东莞市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按“调查研究、方案制定、执行落实”三阶段步骤,统筹全市工作安排。东莞在全省地级市中率先开展群众建议意见的征集工作,征集群众意见建议1万多条。市、镇两级领导结合“行走东莞”行动,开展专项调研1万多次;综合制定各级“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实施方案多项,提出各类民生项目共多项。当前,“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已进入执行落实阶段。

7月2日,东莞市委书记肖亚非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会议强调,各级党组织要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开展多形式、分层次、全覆盖的全员培训,推动全体党员干部学深悟透。扎实开展宣传宣讲,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推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进企业、进农村、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结合“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深入开展新一轮“深调研”。

南方日报记者吴擒虎

AⅡ01-04

策划:江强

统筹:靳延明

谋划

开展专项调研形成民生项目清单

6月9日,肖亚非赴横沥、石排调研乡村振兴工作。

在横沥镇新四村,肖亚非实地走访“艺时代”项目的乡村振兴邮政服务站、主题展馆等地,并与群众交谈,深入了解新四村美丽乡村建设成果;在石排镇下沙村,肖亚非观看了历史文化展示墙,深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红木棉广场、下沙村史馆、解放街、东江纵队宿营地等,听取下沙村创建特色精品示范村情况汇报。

肖亚非强调,要进一步盘活旧村资源,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加快文化创意产业与乡村旅游产业的融合,因地制宜发展乡村产业,丰富乡村文化内涵,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党史学习教育,打造乡村红色文化品牌。

深入企业车间、田间地头、寻常巷陌,与群众拉家常,与百姓面对面,让东莞的“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更加精准有力,更具“烟火气息”。

“我为群众办实事”,始于学史明理,落在学史力行。作为全市“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统筹方,市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严格对标省下发的《“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实施方案》,将实践活动整体划分为调查研究、方案制定及执行落实三个阶段。

其中,调查研究阶段是从动员大会到5月中旬,要求各级领导干部针对群众“急难愁盼”的突出问题进行专项调研,深入了解民生需求;方案制定阶段从5月中旬到5月底,要求各级党组织在深入调研基础上,研究提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实施方案,形成民生项目清单;执行落实阶段是从6月上旬到年底,全力推进办实事落地见效。

在调查研究阶段,东莞各级党组织积极响应“实施方案”的工作要求,扎实开展大学习、深调研。市、镇两级领导结合“行走东莞”专项行动,深入一线开展专项调研1万多次。

东莞率先在全省地级市中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意见建议征集工作,依托、智网工程、阳光雨党群服务中心等平台开放电话、网络及现场征集窗口。1个月累计征得意见建议1万多条,为各级各部门的方案制定提供了有力参考。同时,长期保留网络征集窗口,持续开展建议意见征集工作。

在方案制定阶段,围绕“贯彻新发展理念”“巩固拓宽脱贫攻坚成果”“保障基本民生需求”“深化政务服务改革”“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五大重点任务,系统梳理东莞市领导挂帅项目多项,并以“年十件民生实事”为基础,确立东莞“我为群众办实事”重点民生项目10项;全市各镇街(园区)、各部门根据自身调研和前期社会征集的意见建议,制定各级实施方案多个、确立各类民生项目多项,覆盖交通、医疗、教育等热点民生领域。

经过缜密调研,精细分工,东莞执行落实多项民生项目的攻坚战,由此拉开序幕。

成事

新增学位2.2万个节约患者药品费超9亿元

6月30日,东莞市信息技术学校改扩建项目举行交付仪式。继上一批4所新建改扩建公办中小学完工后,近期东莞又有10所公办中小学完工,预计年9月投入使用。

东莞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随着入户政策放宽、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持续推进,东莞人口结构发生新的变化,对学位供给特别是公办学位供给提出了新的要求。年至年,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在校生从万人增加至万人,年均增加超过5万人;其中义务教育阶段本市户籍学生从不足18万人增加至34万多人,增幅超过88%。群众对加快学校建设、扩大学位供给十分期待、盼望强烈。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东莞开展教育扩容提质千日攻坚行动,从年起,计划总投资亿元,推动新建改扩建所公办中小学,全部建成后增加学位35.87万个。其中,年计划完工45所新改扩建公办中小学,新增学位4.68万个。目前,计划年完工的45所新改扩建公办中小学已全部动工,其中14所已完工。

什么是民生工作?东莞市委、市政府将之形象地概括为“民生五位”:学位、病床位、养老床位、岗位、停车位。

在6月18日举行的“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推进会上,东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市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办公室主任杨晓棠指出,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分类指导,有针对性开展实践活动;要聚焦重点领域,突出解决民生“五位”难题,推动重点项目落实落细,实现标杆效应。

教育扩容提质千日攻坚行动,就是东莞优化“民生五位”供给的典型案例。东莞结合党史学习教育,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的教育、医疗、养老、就业、交通五个领域,优化学位、病床位、养老床位、岗位、停车位“民生五位”供给,将学党史、办实事落到实处。

当前,东莞“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已正式进入执行落实阶段。全市多项各类民生项目正陆续展开。其中,部分项目,特别是平安高考、疫情防控、教育扩容、品质交通、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等重点民生项目,已取得阶段性成效。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东莞新增中小学学位个、幼儿园学位个、停车位2.7万个、节约患者药品费用超9亿元,及时响应了群众的迫切需求。

多项民生项目能够快速推进,得益于“一把手工程”的强力推进机制。

为深入挖掘各镇街(园区)、各部门“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具体做法和阶段性成效,市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媒体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一把手系列访谈”,开设专栏,同步刊发报道。目前,全市已有30多个镇街(园区)、部门的一把手接受访问。一把手在媒体上公开谈实事,既是交流表态,也是督导鞭策,将各镇街(园区)、各部门的民生实事项目,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

强有力的推进机制,确保东莞多项民生项目硕果累累。

东莞市文广旅体局建设的全市首家“街巷里的图书馆”,在南城街道元美东路的一家体彩网点内正式开放,开启东莞在便民阅读设施方面进行文旅体服务融合的新探索。

东莞市不动产登记中心打造“不动产一天办”改革品牌,全市不动产登记部门于当天下午4点前受理的不动产登记高频业务,需在当天完成审批、办结,并以短信通知业主获取电子证照,不动产登记业务能力和服务效能迎来质的飞跃。

横沥镇通过提升“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服务效能、暖心服务特殊群体、推进远程会见、亲情帮教服务、开展法治体检活动等九项便民利民措施,推动公共法律服务落地见效。

一项项民生实事的落实,催生了一个个有温度的故事。

前不久,有一位视听障碍的王先生来到石碣镇人社分局,寻求就业帮助。经过纸笔沟通,职业指导专员了解到王先生当前31岁,初中文化水平,拥有残疾证。他有在石碣就业的意向,此前曾在多家企业参加过面试,但都不成功。指导专员根据王先生能力素质和就业意愿,为其推荐合适的岗位。其后,东莞市众嘉印刷有限公司的人事经理积极找到人社分局,表达了招聘意愿。目前,王先生已成功入职,工作顺利。

点点滴滴的民生实事,彰显着东莞的城市大爱。

创新

科技赋能媒体助力搭建群众“连心桥”

东莞“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并不是停留在会议和文件中,而是集纳在群众的手机上,上演在百姓的身边。

记者打开“东莞热线”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368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