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德安县车桥镇义门村,向您讲述天下陈

“天下陈姓出义门”,说起中国姓氏和家族,但凡陈姓者,都会提到家风淳厚,德义忠孝、家规卓正,家法严明的“江州义门陈”。“义门”是江西地方文化史上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标志。有据可考的最早的义门是江州陈氏“义门”,又称“义门陈氏”。“义门陈氏”最初的居住地在今天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的车桥镇义门村,是一个最能展现江西宗族特色的家族聚居典范。据史料记载,唐宋时期江州义门陈氏家族曾经创造了余口、历15代、余年聚族而居、同炊共食、和谐共处不分家的世界家族史奇观,是中国古代社会中人口最多、文化最盛、合居最长、团结最紧的大家族,成为古代社会的家族典范而惊动朝野。据陈氏族谱记载:“义门陈”是南朝陈宜都王陈叔明的后嗣。唐开元十二年时,陈叔明的第五世孙陈兼进士及第、初官江州,随后有岳阳王陈叔慎的五代孙陈旺、陈昌由颍川的汝南追随来到九江。后,来陈兼左迁封丘县丞,陈旺于开元十九年(年)在浔阳县蒲塘场太平乡永清村(即今德安县车桥镇义门村)定居。到唐中和四年时,陈氏家族在九江当地已是数代聚族同居余年,闻名天下。以唐僖宗御笔亲赠“义门陈氏”匾额为起点,用实际行为践行儒家敦睦观念的义门陈在此后的岁月中曾多次受到皇族表彰。唐大顺元年(年),昭宗曾御笔亲题“旌表义门陈氏”,由此即定名为“义门陈”;南唐升元元年(年),李昇也赐匾一块,上书“义门”二字,标揭门闾;宋淳化三年(年),太宗先是御赐“忠孝世家”,又在至道二年(年)旌赐“真良家”和“义居人”,并遣内侍裴愈赐御书三十三卷在义门敕建御书楼,裴愈题写了“天下第一家”匾额;到宋真宗时,先是赐赠“聚族三千口天下第一,同居五百年世上无双”联,继而又敕于旌表门外,筑高台丈许,亲题“旌表义门陈氏”六个大字;宋天圣四年(年),仁宗在诏封陈氏祖先的同时,将《陈氏家法》收入国史馆,且将其作为“齐家”范本赐王公大臣各一本,使知孝义之风。但是,过于庞大、具有内聚力的抱团对于任何一个明智的统治者来说都是应该被警惕的。据义门陈氏宗谱记载,义门陈氏创立后,到宋代陈昉时期,陈家已是十三世同居,长幼七百口的大家庭了。陈家治家严整,不畜仆妾,上下和睦,长幼有序,乡里因而得以教化。“建书楼于别墅,延四方之士,肄业者多依焉。乡里率化,争讼稀少。”据说受义门风习所感,陈家养的狗都能恪守其秩序:“有犬百余,亦置一槽共食,一犬不至,群犬亦皆不食。”宋太宗还御书“一犬未至百犬不食,牢内异物皆效义;一吠突起百吠齐怨,寨中同声共护门”一联。到了宋仁宗嘉祐七年(年)时,义门陈氏阖族人口已经增至余,同年七月,在文彦博、包拯等名臣的大力陈说劝谏之下,宋仁宗下诏令其分家。从当年的七月到第二年的三月始议定分家事宜:按宋太宗御赐的十二字——“知守宗、希公汝、才思彦、承延继”,以第十五代人为分庄主,按派分拆大小庄,依派拈阄,迁往各地。史载:“嘉祐七年,钦奉仁宗皇帝圣旨,矜恤义门太盛,思保存之,乃于七月初三日,敕江州转运使谢景初、郡牧官吕海、户曹穆恂、湖口镇巡检范彬众官,临门监户、分拆至明年三月,议始定。以才继字行二百九十一人为分拈阄。自兹以降,大宗小宗星分棋布于诸府州县,而义门始割恩义,而异居焉。”义门陈氏分迁是中国历史上唯一有记载的一次由皇帝颁旨、并委派官员到场监督的分家行为。此后,陈氏族众遍布于今江西、河南、浙江、湖北、广西、江苏、安徽、海南、四川、山东、山西、陕西、福建、湖南、广东、上海、天津等17个省、市、区。各地义门陈后裔以各自的迁入地为起点,继续繁衍生息、迁徙流转全国各地,“一家繁衍成万户,万户皆为新义门”,在民间甚至演化出了一句高度概括性的“天下陈氏出义门”。江西的义门陈氏以“忠孝节义为本、耕读奉公传家”为准则,创造了中国宗族文化史上的千古佳话,也是江西宗族文化的一个典型的注脚。在江西地域史上,这种聚族而居的故家大族并非个例。除了义门陈氏外,江西各地还曾先后存在过一些如“五世同堂”“六世同堂”“七世同居”等的大家庭,如宋代建昌府(治在今南城县)的洪文抚以“六世同居”闻名于世,宋太宗曾“飞白一轴曰义居人,以赐之”。明代永新县的吴子琼一家六世同堂“出纳衣食”均由家长决定。“有司屡延为乡饮宾以奖异之,郡守江公静峰榜其闾曰义门。”清代赣县的王宣卿一家七世同堂,以家长督饬各项家务,妯娌间雍睦和好,“雩都易学实署其门曰仁让德门”。义门陈氏,发源于江西德安县,自宋初开宝年间至嘉祐七年,人口已经到达余人,这个赫赫有名的天下第一大家族被拆分到了中国各地后,仍念念不忘自己是江州义门陈氏子孙,世人也称义门陈氏为“天下第一家”,曾被载入世界吉尼斯纪录。据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陈姓总人口有万(据百家姓第五位),估计这其中属于义门陈氏的人口就有千万之众。义门陈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中华民族宗族文化的一个闪光点,在中国家族史上有着重大的影响和地位,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必将得到进一步继承与发扬。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653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