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抚州市南城县株良镇泷油村恰似儿时

大家好,我是白鹭巡游的小白。今天是年2月23日。抚州市天气阴雨。

熟悉我的看官和同好们,知道我文笔不好。拍照也一般。唯一好的就是运气肯专研,愿意花时间去找,去实地看,实地拍。所能做的就是更真实的,更加具体得把我所闻所见告知大家。

这次要给大家介绍的是,一个普通的村庄。位于南城县株良镇路睦段公路前半段的泷油村。

关于这里的故事,我所能搜到的,基本上只有那株良镇的响彻宇宙的课桌椅工厂。

而我,今天要给大家看的是它凤头撑栱和倒鹿撑栱的建筑。即将消失了的古代建筑。

这是昨天休息日,想起,岳口乡被并入了万坊镇里。原本的睦安乡是在南城各乡镇序列里,后来被并入了株良镇。所以就,打算去江西省抚州市南城县株良镇红米丘村磁圭村。去往明朝中叶著名学者、文学家罗玘家乡,看能不能碰碰运气拍到一点古建筑的照片。

从上午就一直小雨不断,到了下午3点开始,雨势越来越大。一路上,穿着雨衣,摩托车小心翼翼得戴着头盔,眼镜。在路东村中段,缓慢进入路睦段公路。

大概过了3公里不到的水泥路,就遇到了江西建工的慢行蓝色警告牌。望着那泥泞的工地,以及眼前山峦间,巫山云雨,行云流水般,波谲云诡,水蒸气随风而起,随风而去。无一不在吸引着我的前往。稍事思考后,便踏上了寻找磁圭村的路途。

直至走到县道后新段的一处三岔路口。看着那被车轮碾压过无数次,深不见底的黄泥路。后轮不断打滑完全是漂移到一半。被溅起黄泥,弄湿了一身。

看着天色渐渐暗去,看着手机里面,只剩下5.9公里的提示。想着自己走了1个小时才走了5公里的黄泥路。望着那大雨冲刷下来,黄泥随流水冲到悬崖下田里。只能默默地,下车使出吃奶劲儿,把摩托车推出黄泥窝。在路边的水坑里面稍微洗了一下轮胎。想想,这不是在南丰,那个时候头顶太阳。连续晴了很多天。好歹在受伤后,能自救。今天,这乌云密布大雨倾盆的深山里面,如果不小心,摔倒了,如何自救?遂返程。来日有机会再次前往。

又经过一个小时的,雨中蹒跚前行。终于走到了修路开始的地方,能上水泥路了。在上水泥路之前,拍了两张路边的无人居住小楼。

那已经坏掉的28自行车安静地,靠在墙边。以及那并未退休的打谷机。无不说明房主是何等的勤劳,勤俭持家。

再走了不到一公里,一个拐弯处,我看到了,熟悉的房子。以前我爷爷家住的就是这样的老房子。

时代的变迁,千年古村虽不复曾经的繁华,人口的迁移让古村有些凋零,留守村庄的大部分只有儿童和老人。但在残垣断壁间,雕栏画栋里,无不透着昔日的繁荣和古代建筑与雕塑的美感。在那一群又一栋的建筑中,无不透入出历史的沧桑和时间的印记。

在我8岁以前,都是住在这样一个,每天有很多人要路过,去城里赶集买东西办事的必经小村子里。记得那时,我家也有这样的矮脚猪圈。并且我家的猪圈就在厨房不远处。我家猪圈门前也有一棵苦楝子树。我家门前也有一个鱼塘。也有那碎石铺旁边的青石板路。屋后也有菜地。门前也有一块行人匆匆路过的空地。唯一不同的是,我家的房子不是用篱笆稻草黄泥瓦砾籽做的墙面,而是普通的青砖,大红瓦,松树横梁,屋顶几块采光琉璃瓦。

我经常是一个人,打着赤脚,穿着短裤背心,流着鼻涕。安静地走到晒谷场看着那些,嬉戏打闹的小伙伴们。尤其是我那个堂哥,最厉害了,每年夏天都能钓到几麻袋的青蛙,晒成干吃上一整个秋天。还有那和蔼可亲的大表哥从军绿色解放军帽子里,掏出来的甜滋滋草根。

又或者去到这个三面环山的小村子旁边的石头山上,等别人玩腻了那个刻在山顶棋盘后,自己小心翼翼得左右手博弈一会儿,在天黑前,赶紧回家。路过那个熟悉的池塘,熟悉的田畔,熟悉的每一棵树,尤其是我村口二姑妈家门前那棵大苦楝子树。还有她家厨房旁边的,那可以喝花朵里面甜水的,叫不出名儿的,一排有8岁我那么高的大绿叶红花。

一直到今天,依稀还记得那个7岁的夏天,我妈正在池塘边洗衣服,我打着赤脚拿着分试卷,站在我家猪圈门口,那块大青石板上,大声跟我妈说,妈,你说的,我考到一百分给我买双拖鞋。我妈说好。傍晚时分,我就穿上了那双期盼已久的蓝色小拖鞋。从那天起,再也不用打赤脚了。这段记忆,是我童年,最美的回忆。经常梦里反反复复出现。

如果可以穿越时空的话,我特别想回到那时,再看一眼那个消失的村子,再抱一抱我的爷爷奶奶,外公。

喜欢本杂文的看官,同好们,请点赞,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145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