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溪有个村子,堪称明代古村落的活化石

万历四十年(公元年)的某一天

汤显祖收到一封信,写信之人为其子求娶汤之次女

汤阅罢,便欣然允诺了这门亲事

而写信的人正是汤之挚友——胡桂芳

胡桂芳,何许人也?

今天小编要讲的村子便是此人故里——金溪合市镇游垫村

村庄简介

游垫村,一个历史悠久的村庄,建于元末明初,位于金溪县合市镇境内,距县城仅4.3公里。

据《金溪县地名志》记载,明洪武年间(-年),开基祖胡桂从河南开封云游至此,因爱此处山清水秀,而垫基于此,故名游垫村。

但据族谱有关记载,游垫村是明初从本邑柏林胡家迁来建村。因此,村中胡姓为主要的姓氏。

在这个小小村落,历史上共出过44个监生,72个庠生,23个贡生,8个举人,2位进士,可见其文风鼎盛。

年11月,游垫村被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列入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公示名单。

年1月,入选第七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目前,村子里还保留了比较完整的明代建筑群,不止拥有进士第、侍郎坊、尚书府、方伯巷、大夫第五座门楼、五条青石小巷以及村头的胡氏祠堂等等令人惊叹不已的古老建筑,更有先人留给子孙后代的精神财富。

名人篇

胡桂芳(~)字允垂,号瑞芝。二十二岁中举人,二十三岁中进士,从此踏上仕途。妻郑氏,邻村窑坊人,累赠夫人,晋赠一品夫人。桂芳共有六子,除两子早逝外,其余四子皆考取了功名。

万历二年()初授杭州府推官。明朝时的推官相当于现在的地方中级人民法院院长,还兼有审计局长的职能。虽然是个肥差,但是胡持身俭约,因衣着简朴、亲近民众,故有“布衣推官”之称。后升工部侍郎、总督河道。

万历三十年,加从一品服。

万历四十三年二月乙酉,胡桂芳激流勇退,弃仕归家。

胡桂芳回到金溪后,口不言功、足不出户、闭户读书。著有《子史摘萃》、《读史愚见》、《忠孝集》、《居家要语》等。

在此期间,有人给胡桂芳送来三百两白银,想要胡在考科举时帮其忙,但是被胡严词拒绝了。晚年居村十八载,始终未请托一事。

胡从龙字奇儒,崇祯甲戌进士,历官分守湖广辰州副总兵,诰授骠骑将军。

胡兆宪(~)字汝章,廪生。桂芳之五子,娶汤显祖之女为妻,胡兆宪崇祯十四年曾出任广西知县,后升刑科给事中,明末动乱便隐居在家。

古迹篇

整个村庄呈“一横五纵”结构,一横为村前总干道,五纵为五条青石小巷,每个巷口都有一座门楼。

村中现有封墙整齐的正屋20幢,其中明早期建筑一幢,明中后期15幢,清初建筑4幢。

明代建筑保存完好,其中以“总宪第”、“胡氏祠堂”、“节孝坊”最为精美。

进士第

凤尾挑(即一柱挑三梁)

位于进士第巷口西侧的“摆脚官厅”中

为明代木构建筑中罕见的特例

侍郎坊

侍郎在明代是正三品官职

在胡惟庸案(明初四大案之一)之后

朱元璋废丞相之职,取消中书省

每部只设一个尚书,两个侍郎

因此侍郎的地位得到提高

尚书府

崇祯四年十一月初五胡桂芳逝世,

赠工部尚书,谥号忠端

方伯巷

“方伯”是春秋时期的古汉语词汇

出自《礼记·王制》

原指一方诸侯之长,后泛指地方长官

大夫第

代表这是大夫级官员修建的私宅

胡氏祠堂

顶题“甲第”是清乾隆四十二年(年)重修

历经两百多年的风雨

门楼上刻的楼台人物、五狮戏球、仙鹤祥云依然栩栩如生

总宪第

胡桂芳为其祖父胡国华、父亲胡鉴而造

大门罩以红砂石牌坊,门额石刻“总宪第”三个大字

前后镌刻着“广东按察司按察使胡桂芳万历三十年岁次壬寅孟春吉日”字样

这样明确纪年的明代建筑少见且珍贵

节孝牌坊

于嘉庆二十四年(年)奉旨而建

全部由青石构建,浮雕内容有双龙戏珠、人物仙鹤、园林花卉

镌刻着“圣旨”、“节孝”“旌表太学生胡岑之妻黄氏坊”等字样

双眼井

据村中老人介绍,这两口古井已有数百年的历史

游垫村历来文风鼎盛,出过一文一武两名进士

文进士是胡桂芳,武进士为同为明朝人的胡从龙

这两口双眼井为胡从龙捐资修建,意为一文一武,以作纪念

游垫村在明朝的时候格局宛如一条长龙

这两口双眼井所在的位置相传就是龙的眼睛。

保存下来的石井圈是村民在清朝光绪年间重修的

如今有一个井圈已经被盗

实在是让人惋惜!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rc/622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