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末到年初,黑龙江伊春市、齐齐哈尔市在行政区划上的“逆向调整”。
伊春市撤掉六个街道办事处:去年12月,撤销了乌翠区乌马河、锦山、向阳、曙光四个街道办事处,设立翠峦镇、乌马河镇;今年1月,又将友好区的双河子街道、铁林街道撤销,设为双子河镇、铁林镇。此外,与伊春市相隔不远的齐齐哈尔市碾子山区也在去年开展了“撤街设镇”,将富强街道撤销设立华安镇。
由街道变为镇,虽然两个行政单位级别相同,但代表的意义不同。作为街道可以享受城市的交通规划和种种便利,变为镇,其实就是升级的乡,在行政待遇和公职人员上肯定会进行调整。
为什么齐齐哈尔与伊春市要进行逆向行政区划调整呢?
根本原因还是整体经济不振,人口持续流出,城市无法供养庞大的公职队伍,也无力进行原来摊大饼式城市扩张。撤街设镇,极可能会伴随着机构压缩。伊春召开街道会议时提出:“要科学合理设置组织架构,配备工作人员,履行好相关法律程序,统一思想认识,明确责任,落实措施,确保思想不散、秩序不乱、工作不断,做到人心稳定、平稳过渡”。这些用词含义值得玩味。
其实精简机构,可以是实打实的合并行政部门,减少冗余;也可以将人口过少的县域进行合并,甚至城级市进行合并压缩(当然难度极大),目前全国很多省份都提出要将10万人口以下县的应该合并,减少人员和规模,提高效率,但能否实施,如何实施,考验着执政者的智慧和能力,进行时,小县合并不能一刀切,要顺势而为。
乡镇和县城合并是否有利于经济发展呢?答案是肯定的。随着城市化的进行,大城市的人口会不断增加,一个省就以几个大城市作为经济发展的马车,其他城市只能发展自己的特色产业才能抵抗其马太效应。人口的聚集,意味着经济效益越来越高。这也是我国人口负增长形势下不得已的措施。
乡镇合并,县城合并,冗余的人员何去何从?铁饭碗还“铁”吗?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的报考势必会向大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集中,这也是我国目前城市和乡村两副景象的写照,城市中小学拥挤不下,乡村学校生源寥寥无几,可悲可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