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哥釉青花瓷的时代特征

  至年,由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进行考古发掘的江西景德镇落马桥红光瓷厂窑址在明正统至天顺时期地层发现了三片哥釉青花碎片。这是目前为止唯一在窑址发现并被准确定义为哥釉青花瓷的标本。碎片拼接后的残缺仿哥釉青花折沿盘胎体粗糙,通体施纹片釉,器身布满细碎开片,口沿施酱釉,底足有火石红,盘心青花纹饰残缺。

  年,江西省南城县明代天启四年(年)墓中出土了一件明代天启青花松鹤鹿纹瓶,该器风格粗犷,为转变期民窑制品。此瓶胎体粗糙,全器内外施釉,口沿施酱釉。青花部位凸起一层较底釉更白的白釉,为哥釉青花器的特点之一。器底用青花书写“玉堂佳器”四字。

年8月,江西省文物工作队会同抚州地区、南城县文物管理部门,在南城县发掘清理了明代益定王朱由木及其元妃黄氏、次妃王氏的合葬墓。在黄氏及王氏的墓葬中出土了四件玉壶春瓶,其中三件为松鹤鹿纹,另一件为花蝶纹。其装饰特点与此前出土的天启青花松鹤鹿纹瓶类似。

胎体较粗糙,全器内外施釉,口沿施酱釉,青花部位凸起一层白釉。底款略有不同,器底用青花料书写“佳”字,为“玉堂佳器”之意。南城出土的这几件青花瓶应为同一窑口同一时期的制品,应属于景德镇窑天启年间的民窑制品,目前均收藏在江西省博物馆。

  年济南东郊明代赵铉墓出土了一对明青花花蝶纹梅瓶,赵铉为明崇祯时期太守。两个梅瓶形制相同,侈口短颈,带盖。通体施白釉,口沿施酱釉[。全身绘青花折枝花蝶,青花部位有一层白釉凸起,青花发色浓艳。此瓶花纹与南城出土的花蝶纹玉壶春瓶类似,且釉面和青花发色颜色均接近,其青花部位有一层白釉凸起,故认定其为哥釉青花瓷,应为江西景德镇窑烧制。

  桂林地区明代靖江王陵墓出土的梅瓶中有一对哥釉青花折枝花蝶梅瓶,侈口短颈,小帽盖,盖沿与口沿合,口径5.5厘米。全身绘青花折枝花蝶,构图简洁,笔法娴熟,青花部位有一层白釉凸起,青花浓艳,青中泛紫。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ls/728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