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创始人百亿元资产“蒸发”的消息,让柔宇科技,这个经历上市折戟、欠薪裁员、停产、官司缠身、资产冻结的前科技巨头,再次站到了风口浪尖。
虽然在9月19日,柔宇科技在官微发布声明称:有关文章涉及的商业纠纷,已通过友好协商或正常法律途径予以解决,目前公司运营正常有序。但相关讨论并没有停息。
作为全球发布首款折叠屏手机的公司,柔宇科技并不是那种靠PPT炒概念的骗子公司,他的柔性屏幕技术独步世界。
在其鼎盛时期,还曾做出年会上发奔驰、连续两年登入央视春晚的操作(与),俨然一副不差钱的姿态。
但就是这个公司,在登入春晚的后一年(年)却突然暴雷,被曝出发不出工资。
而进入年,柔宇科技的局面似乎还在恶化。
高学历创业团队
关于柔宇科技还要从它的创始人说起。
据公开资料,一手打造柔宇科技的刘自鸿,年出生,江西抚州市南城县株良镇上村人。
其人生故事的开篇,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娃通过读书改变命运。
年,刘自鸿以江西抚州理科第一名的成绩,被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录取。年留学斯坦福,年博士毕业加入IBM,从事柔性电子屏的研究。
年3月,刘自鸿离开IBM,先后找到同是清华、斯坦福校友的余晓军和魏鹏,随后创立柔宇科技。
高学历团队,带着自己研究多年的技术创业,这份标签让柔宇科技一下就成了资本圈的宠儿。
先后多位知名人物为其站台,如基石资本董事长张维,他曾指出,柔宇是真正意义上的“硬科技”,有世界级的平台型技术,而非普通的应用型技术。
还有著名经济学家周其仁,在他年考察深圳创业公司后撰写的《创新的两条中国路线》中,柔宇科技被认为是走下行路径的创新企业典型,“先有了论文,有了原理级发现,再解决技术难题,最后做成产品。”
从年5月创立到年,柔宇科技密集获得资本输血,估值一路膨胀,甚至一度超过亿元(柔宇科技营收最高才2.27亿)。
年,公司投产了全球首条全柔性显示屏大规模量产线,并发布了全球首款消费级量产折叠屏手机FlexPai柔派,次年一季度开始出货。
年,刘自鸿以亿元身家排名胡润中国富豪榜位。
“快三步”的柔性屏幕
但年后,柔宇科技的形势急转直下。从资本宠儿变成了“资本弃婴”。
因为投资者、客户等相关人员们发现,柔性显示屏似乎过于超前。就像任正非多年前说过的话:“快三步是先烈,快半步是英雄。”柔性屏便是这快了三步的产品。
柔宇科技一直宣称独家研发的“超低温非硅制程集成技术(ULT-NSSP),比业界主流的多晶硅(LTPS)成本更低、良率更高。
但根据《中国企业家》此前的报道,华为一位知情人士表示柔宇的折叠屏“在产能、良品率上都有一些问题,无法满足需要”。
柔性屏的设想直面未来,但在当下,不仅技术上难以达标导致良品率和产能受限,柔性屏还缺少应用的场景。
柔宇科技的2B业务,签下了多个企业级客户。包括给空客飞机的座椅、格力电器的屏幕提供显示集成的方案,但如此之高的成本和造价,体验却没能比“传统”屏幕强多少。
场景不成熟的背景下,B端客户可能会为了噱头合作一次,但不会把柔性屏这种技术作为主要的需求点。
于是,设想中偌大的柔性屏幕市场,只有折叠屏手机这一个略成熟的商用产品。但就是折叠手机,柔宇科技也没把握好。
据柔宇招股书显示,年上半年,柔派手机平均单价为元,其累计销量不超过1.5万部。到了下半年,据《清流实验室》报道,柔宇开始处理卖不出去的手机存货,一批流入华强北的柔派1手机,定价从元降为了余元。据网上的评论,很多消费者认为柔宇手机质量堪忧。
矛盾爆发
年底,柔宇科技向科创板提交的招股书显示,年至年上半年的报告期内,柔宇科技分别实现营收0.65亿元、1.09亿元、2.27亿元、1.16亿元,同期归母净利润为-3.59亿元、-8.02亿元、-10.73亿元和-9.61亿元,亏损总额近32亿元。
数据来源:柔宇科技招股书
融资无数,却换来跌幅近半的营收和巨量的亏损。在这样的情况下,柔宇科技的矛盾开始集中爆发。不仅多位业务线和职能部门的负责人陆续“消失”(其中还包括一位创始人),柔宇科技还被多所公司起诉。
如因拖欠合计1.01亿元工程款,柔宇科技被上海宝冶集团告上法庭,后被法院列为被执行人。
还有今年9月份,柔宇科技长期拖欠广告商及财经公关费用被曝光,而后因无力偿还欠款,被法院强制冻结资产。根据柔宇科技相关非诉保全审查裁定书,蓝色光标等多家企业向法院申请查封、冻结柔宇科技名下共计价值万元财产。法院最终裁定查封、冻结。
天眼查APP显示,截至目前,柔宇科技已被强制执行还款累计超1亿元。公司有条周边风险,个预警提示。其中多为柔宇系公司被法院强制执行、法律诉讼、动产抵押信息等。
作为真正在做事的企业,柔宇科技落得现在这个情况极为可惜。
就像柔宇科技独董刘姝威在《拯救柔宇》中说的,柔宇科技的三位创始人虽然掌握国际领先的柔性技术,但是在如何开拓市场、创造充足的经营性现金流量、保障公司的持续运营方面,缺乏经验。
一将功成万骨枯。柔宇的柔性屏技术即使不能大规模应用,它代表的技术路线也曾是人类的一次探索。无论结局如何,笔者都要向认真创业、想要改变世界的创业者们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