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溪这个号称千烟之厦的村落,如今依旧

这一站小编来到了金溪县琉璃乡蒲塘村

一个曾经号称“千烟之厦”的村落

到底是什么样子?

小编这就带大家去瞧瞧

据《蒲塘徐氏族谱》记载,该村徐氏始祖为东汉高士徐孺子的若干世后裔徐慕贞隐居传承下来的,于后唐时期至今已逾千载,明朝时发展至鼎盛,号称“千烟之厦”。

蒲塘村历史文化底蕴丰厚,自古人才辈出,进士11人,举人19人,登仕籍者47人。素有“文武世家”之称。

尤为奇特的是,这里还出过一位民间神仙——“囦默真人”徐祥可,至今被村民供奉朝拜。

“名荐天朝”坊

别称“旌义坊”

牌坊坐落在村落东侧蒲池西岸,坐西朝东,高6.1米

是明仁宗朱高炽为表彰该村秀才徐积善捐粮赈灾义举而建

建于明朝洪熙元年(公元年),距今已有年

是金溪县现存年代最早的牌坊

牌坊上方的圣旨全文

明朝洪熙年间,江南水灾,金溪县的百姓也食不果腹

正当知县王勋束手无策之际

徐积善表示愿意捐出四千五百石粮食用来赈灾

事后,知县感激之余将这件事上报到朝廷

明仁宗龙颜大悦,下旨褒奖徐积善

于是就有了这座牌坊

门楼下方的花草纹石雕

站在牌坊前,小编被其气势所震撼,同时又会为其精美的雕刻所惊叹!

整个牌坊由印山石制成,用料上乘

集雕刻、绘画、书法等多种艺术于一身

不止有艺术价值,更有道德价值

蒲池

蒲塘有99口塘,可谓水塘之村,

而众塘之首为蒲池,水面十几亩,池水清冽,碧波荡漾;

塘岸东北、西北角上各有方、圆两眼古井,称为龙凤井;

塘北岸世宦祠和至成书舍仍连成一片;

塘西矗立“名荐天朝”坊(即旌义坊)及南薰门,

这些景象只需绕蒲塘走一圈就都能看到。

方井

圆井

世宦祠

至成书舍

南薰门

在南薰门偶遇放牛的村民

一人一牛慢慢悠悠的穿过古门楼

如今早已远离农耕时代

像这样的场景也很难再见到了

从蒲塘边回来之后,我们来到了民居

这是一座比较有代表性的两进室民居

对着门有一块福字照壁

照壁是明朝时特别流行的一种建筑风格

是人们的一种精神寄托

屋内房梁上随处可见的木雕

还有木制的门窗也古色古香

大夫第建筑群

这座大夫第由五栋大宅连成,从而形成了自然的巷道

没有过多的修饰,一切都显得那么的自然

好像一件浑然天成的艺术品

臬宪坊

臬宪是旧时对按察使的敬称

文宗坊

戏台

徐氏先祖之墓

刻上村规的石碑(立于天启年三月初一)

走在蒲塘村的巷子里

你会发现新旧房屋都是交织在一起的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黄发垂髫,怡然自乐

铜峰古庙

最后,我们去的是位于村后的铜峰古庙

铜峰古庙始建于宋朝,其时主要供奉关羽和陆逊

后来明朝出了个徐祥可,一位神仙级别的人物

据说可以呼风唤雨、降妖除魔

他的故事在蒲塘村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于是铜峰古庙逐渐演化成以供奉徐真人的寺庙,也称“神仙庙”

庙门口有三棵近千年的古树

其中有一棵树龄最大(年)的罗汉松依然枝繁叶茂、生机勃勃

蒲塘村一直以来都以它柔美的姿态面向世人,

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只要留心,所见之处皆是风景!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281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