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车县团结村以ldquo党建rd

时下,正是春耕生产好时节,团结村春耕备耕热火朝天,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美丽家园建设有续推进,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干部结构不断优化……一幅产业兴旺、乡村秀美、百姓幸福的美好画卷正渐次展开。

团结村在第一书记李江河的统筹下,实施“党建+”为引领,以“生态宜居、环境优美、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为指导,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推动基层党建与农村发展深度融合,以点带线,以线带面,全面推进美丽家园建设,党建在乡村振兴中把方向、谋大局、定举措、抓落实的作用得到发挥,做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形成了党建引领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齐头共进的良好格局。

抓实党建,强化引领。团结村坚持“党建统、党建+、党建创”的工作理念,从提升引领力、凝聚力、推动力入手,全面加强党建工作,以党建高质量发展引领乡村振兴。

“访惠聚”干部与村“两委”开展“传帮带”“一帮一”,通过抓班子、带队伍、建机制,推进党支部规范化建设,开展“五个一”活动,组织村干部学文件、懂政策,前往兄弟乡(镇)村学习先进经验等,坚持“想在前头”,不盲目动手,通过召开会议、举行座谈、征求意见,厘清乡村振兴思路和举措,下好人居环境“先手棋”,并以村委会改造整治为点,开展各项工作推进示范,确定全村农户“改院、改圈、改生活方式”“三改”模式。

环境整治--土地复垦

推进中,把环境整治作为党员干部必须遵守的规定动作--示范带头,将党员干部推到工作第一线和改造最前沿,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做到支部有号召,党员有行动,形成“党员做给群众看,农民跟着党员干”的良好局面,通过推进村庄清洁,环境整治按照--点(各小组道路、农户庭院)--线(道路、渠道两侧、路边田地)--面(村委会、活动中心、广场、一条街等公共区域)相结合原则,开展村庄绿化,以及农户“三区”分离,美化前院生活区,壮大中院养殖区,巩固后院种植区,庭院得到整治,庭院经济有收入,全村环境都得到了提升,农民在参与中受教育、提素质,在参与中改善人居环境和村容村貌,农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和自豪感不断提高。

“我们的家变美了,庭院收入增加了,村里的硬化路全通了,太阳能路灯晚上都亮了,民族团结文化广场建起了,百姓创业一条街试营业了,团结村再不是以前脏乱差的全乡落后村了,记者们经常来我们村采访报道!”农民艾尔肯·赫依提说。

5月1日将开业的团结村百姓创业一条街

落实项目,培育产业。团结村党支部把稳增收、调结构、增效益放在首位,早安排、早部署,抢农时,以抓好春耕生产应变局、开新局,扎实推进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村党支部多次召开会议,听取农民意见,补充完善了年项目库,并上报了19个乡村振兴示范村项目,制定乡村振兴产业发展规划,立足长远,提前谋划产业结构调整,为增加农民收入,做到既富口袋也要富脑袋。

针对村中林果套作多,土地碎片化等问题,过去一户一块田地,不利于机械化操作,团结村创新规模化生产模式,对农田建设进行规划,提高建设标准和质量,健全管护机制,开展土地归并工作,推行连片种植,降低生产成本,通过“田间课堂”“一对一”讲解等多种方式,实地解决农民种植过程中存在的难题,提高特色种植产量,今年归并亩土地种植万寿菊,实施滴灌,既节约了水资源,又便于统一管理,提高生产效益。

因地制宜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积极与中国农科院棉花所联系,加大宣讲动员,对余亩棉花改良,种植“中棉所88号”,每亩可增收元左右,同时运用集体亩土地做为多个棉花新品种试验田,并套种恐龙蛋,为农民示范增收和今后壮大集体经济奠定基础。

团结村第一书记李江河与工作队长、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商议棉花试验田种植事宜

改变农民思想观念,大力发展设施农业,6个温室大棚实现了“春提早、秋延迟”,每个棚可增收元以上。盘活“十小店铺”、“馕小屋”、夜市摊位、门面房、挖掘机、拖拉机,不断增强村集体经济自身“造血”功能和综合实力,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0万元。

充分发挥村级资源和区位优势,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做好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将扶贫夜市改建成了百姓创业一条街,新增面积平米,摊位从年的42个增加到个,运行后能帮助上百人创业就业,助力经营者月收入增加元以上,做到把好事办好、把实事办实。

党支部书记邓军强说:“自年第一书记李江河到任后,全面加强了党建工作,通过开展摸底调研,立足村中的资源禀赋和现实条件,持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今年打造万寿菊、棉花、恐龙蛋等种植示范点,通过开展技能培训,激发农户内生动力,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

团结村迎新春送文艺演出进农户活动

倡树新风,助推振兴。没有乡村文化的繁荣发展,就难以实现乡村振兴的伟大使命。团结村党支部坚持党建引领,将新载体融入基层组织阵地建设,以党建与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度融合,铸牢乡村振兴之“魂”。

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站1个,实践点4个,融入党建文化元素,发挥党员引领作用,发挥教育、文化活动等功能,组建了20人的志愿者服务队伍,开展文艺演出入农户、入村民小组活动,结合“我们的节日”开展迎新春民族团结联谊活动、送文艺演出入户活动、志愿服务队组织帮扶活动等5次,带动群众学习新思想、树立新风气,用文化活动形式承载主旋律、凝聚向心力,推动形成崇德向善、和谐健康、积极向上的社会文明新风尚。

发挥村中2名草根宣讲员和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作用,不定期组织农民进行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十九届五中会会精神、党史、新疆“四史”宣讲或送宣讲入农户,开展“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教育。

从基础抓起,完善体制机制,注重培育良好家风,以农民家风促村里的民风,以重大节日为契机,开展“好婆婆”“好媳妇”“好丈夫”评选表彰活动,3月8日对5名“好婆婆”、8名“好媳妇”、11名“好丈夫”进行表彰奖励,培育了文明新风尚。

团结村“好婆婆”“好媳妇”“好丈夫”表彰活动

以“党建+”引领美丽乡村建设,通过“绿化”“美化”“规划”等措施,强化村干部责任落实,抓好对保洁员的管理,分区分片划分责任,跟踪检查,做到全村卫生清洁和垃圾集中堆放,为全村每户免费发放一个垃圾桶,创造优美环境,启动了“美丽庭院”“干净人家”等创评活动,倡树文明新风,提高文明程度。

推进了农村移风易俗,发挥团结村便民爱心超市的作用,鼓励农民用行动、用表现等兑换积分,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办好农村的事,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在抓党建促乡村振兴过程中,团结村充分发挥以“党建+”为引领作用,夯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组织基础,选优配强村级领导班子,着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的乡村振兴干部队伍,逐步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的坚强堡垒。

来源:中新网新疆

编辑:张雯煜审核:何飞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4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